秉山川之灵气 承日月之精华—-浅论黛玉之美

发布时间:2014-01-22 作者: 来源: 【字号:
 

  编者按:现代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有效提升企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持续增强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要务。路桥企业在顺利度过初创期后,企业组织就及时将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切实推动起来。读书活动作为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抓手,于2010年初就在企业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企业员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及理论修养书籍并撰写读书心得,不仅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对企业运作规律认识更加深刻,思想境界也得到同步提升。这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良性推动作用。几年来,企业员工撰写了大量读书心得,其中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作品,极具思想性和可读性。值此,特推出“‘阅’动路桥”读书心得系列专栏报道,陆续展示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旷世奇书者,必为旷世奇人所撰。曹雪芹以其悲剧的体验、诗化的情感,以及其非凡的才华,“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为后世读者呕心熔铸了这样一部旷世奇书--《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亦是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若以女性视角观之,这部小说既是一部优美的女性颂歌,又是一部如泣如诉的女性悲剧。红楼女儿俊美绝伦、各具神韵,而其中最深入人心、最富于艺术感染力者,非林黛玉莫属。黛玉之容貌,黛玉之性格,黛玉之气质,黛玉之才华,无不是美的化身。黛玉之形象自问世以来,以其特有的神韵承载了广大读者最广泛的怜爱。
  若论黛玉之美,必先确定何者为美。《诗经》中有对美人的描写:“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若此还只是停留在对美人外在容貌的形容上,那我们再来看清人张潮对美人的评论:“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肌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 这样一个美人,似乎就更加形神兼备了。黛玉正是合此标准的一个美人的典型。在《红楼梦》中,她带着一个具有浪漫诗意的还泪传说出场,她的出现就使她具有一种世外仙姝的风韵。她不仅拥有仙女般的轻盈和飘逸,诗人般的敏感和风流,还有露水般的晶莹和清新,以及怨女般的忧郁和多情。她自怜自卑,又娇俏聪慧;她自尊自爱,又多愁善感。观至后文,我们还会发现,她的才华横溢,她的神采飞扬,她的潇洒俊逸,她的清纯如水,她的孤傲标世,她的温柔可人,均使她的美丽冠压群芳。总之,黛玉是美的,美得让人怜爱,美得让人心疼,美得让人叹为观止,美得似乎不可比拟。在下文中,笔者试图从外在美、内在美以及美与悲的关系三个大的方面对黛玉之美作一些粗浅的解析。

花容月貌为谁妍


  先看黛玉之外在美。对于美人如黛玉者,外在美是必不可少的。外在美并不是简单的、肤浅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结合能让内在美得到更加淋漓尽致地表现,能使美丽更加富有立体感。我们且看曹公如何形容黛玉之容貌美。曹公对黛玉容貌之美的描写通过两个大的角度展开,即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其中间接描写又包括渲染、旁述以及与其他红楼女儿的比较。
  首先看直接描写。在第三回中宝黛初次见面时作者对黛玉的容貌作了一次集中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在描写黛玉的眉目时,作者连续两次用了“似”与“非”,“似蹙非蹙”、“似喜非喜”,让人感觉有些捉摸不定,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无论你如何发挥想象力,作者所展示出来的都是一种朦胧的美。由此可见曹公在构思这段文字时是如何煞费苦心。这种不确定的朦胧感与黛玉的人物特点与气质特征恰好匹配,让人觉得她的美不同于人世间一般的美。人世间一般的美让人一眼即可看穿,太过普通,有些俗气,而黛玉之美与这些美有着本质区别。“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这几句勾勒出了黛玉的病态美。貌若天仙、病若西施,读之让人感觉,这真是一个惹人怜惜的弱女子!最后几句描绘了黛玉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花者,物中之美者也,娇花,则美之更甚;柳者,物中之弱者也,弱柳,则弱之更甚。由此观之,此女乃是何等地弱不禁风,何等地楚楚动人!
  曹公对黛玉的这段容貌描写,其绝妙之处就在于他对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中写意手法的运用,而且发挥得淋漓尽致,使黛玉的形象跃然纸上、形神兼备。如脂砚斋之言“真可拍案叫绝,足见其以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舌,以冰为神,真真绝倒天下之裙钗矣!”
  除了直接描写外,作者大量使用的还是间接描写。我们先来看一段情与景的衬托与渲染:在第二十六回中,宝黛发生口角后,黛玉到怡红院叫门,丫鬟们因为误会没有开,于是她“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愣愣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真是: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因有一首诗道: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落地鸟惊飞。”惊闻黛玉呜咽之声,连鸟鸦之辈皆为之动容,若非这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怎会如此!这是何等诗化的意境,又是何等唯美的画面!作者在此巧妙地利用夸张、拟人等手法进行象征性渲染,突出衬托她的美貌过人。这段话更加明确地告诉我们,黛玉的美不是寻常的美,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形容得尽的美,而是“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到底是怎样一个美,美到何种程度、何种境界,只能依靠读者的想象了。“绝代”、“希世”二词恰到好处,意即黛玉之美已到极至,无可超越。
  黛玉的容貌之美还通过众人的评价表现出来。贾雨村听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曾提到五岁的林黛玉“聪明清秀”、“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由此可见,黛玉自小就已经有别于他人,有天生丽质之态。刚进荣国府时,作者写到:“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这是作者反复强调黛玉气质脱俗之处。而王熙凤则似乎更加惊艳于她的美丽:“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脂砚斋在此批:“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的确,想这凤姐也是“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之人,也算得上是人中之凤,她能作此评价,的确说明了黛玉的容貌应该是美丽绝伦的。我们再来看宝黛初次见面时宝玉兴奋的言语:“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由于这是宝玉和黛玉的第一次会面,宝玉不可能了解黛玉太多,其出此言,完全是为黛玉的美貌所吸引,加之后来宝玉摔玉时称呼黛玉为“神仙似的妹妹”,看来黛玉的美貌更是毋庸质疑了。
  我们再来看第二十五回,宝玉和凤姐因中魔法而大喊大叫,众人皆因此而忙乱不堪时,作者独对薛蟠作了一番特写:他在瞎忙中“忽然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想那薛蟠本一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酒色之徒,见黛玉美貌而惊讶至此,无可厚非,但黛玉之美由此可见一斑。脂砚斋在此批道:“可知颦儿丰神若仙子也”。作者通过描写他人反应侧面衬托黛玉之美,此处写法与《陌上桑》中“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这种衬托,颦儿之神情、容貌皆已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此外,作者还拿其他红楼女儿与黛玉相比较来映衬黛玉之美。如第三十回写宝玉看不相识的龄官“只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再如第六十五回兴儿在与尤二姐交谈时也曾提到黛玉:“真是天上少有、地下无双……面庞和三姨不差什么,一肚子文章”。王夫人也曾说晴雯“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作者巧妙地通过这些女子与黛玉的对比、烘托,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既对那几位女子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形容,又突出强调了黛玉的美丽,可谓“一箭双雕”。从这一个小小的手法也可以看出《红楼梦》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作者的每一句话、每一处设计均可谓独具匠心。

堪怜咏絮才


  由以上分析可知,仅就外在容貌而言,黛玉已是“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的一代佳人,但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而言,黛玉的真正动人之处还在于其内在美。正是由于其内在美所散发出来的无尽的光芒与魅力,黛玉才更加美得耀眼、美得动人、美得既如镜花水月般虚无缥缈又如邻家小妹般真实可见,美得咄咄逼人,使人无法抗拒。依笔者之见,黛玉之内在美应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才华之美,二是性格之美,三是情感之美。
  黛玉旷世绝伦之才华首先表现在诗词上。论及诗文,黛玉毫无疑问是红楼群芳中最具才情的一个,也是最具诗人气质的一个。她多愁善感、幽怨多情的气质注定了她是一个天生的诗人。学者的满腹经纶可经后天的努力而铸就,诗人的敏感忧郁只能靠先天的气质而形成。作为一个天生的诗人,她有着诗的气质、诗的性格、诗的素养、诗的胸襟与诗的灵魂。她的诗总是潇洒地一气呵成而又不落窠臼,总是充满着她的情感。可以说,她所有的诗作,都包含着她发自内心的最真挚的情和爱,包含着她对自己孤苦命运的感怀涕零,包含着她对周围世界无形的抗争,包含着她对心中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也就是说,从形式上看,黛玉之诗展现的是其妙语连珠、一挥而就的艺术才华;从内容上看,黛玉之诗展现的则是其怀金悼玉、寄人篱下的感伤情怀。
  黛玉诗作甚多,囿于篇幅所限,在此谨挑选几个典型以作示例。我们先看第三十七回海棠诗社刚成立时黛玉的表现。诗社以“咏白海棠”为题,以门盆魂痕昏为韵,限一支香作出,作不出者则罚。众人“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独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们嘲笑。”当香只剩一寸时,连宝玉也为黛玉着急,并问她“只管蹲在那潮地下做什么”,黛玉根本不理他。待香即将燃尽其他人都要交稿时,黛玉才似乎有些不屑地问了句:“你们都有了?”然后“提笔一挥而就,掷于众人”,即“半卷湘帘半卷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试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看到前两句时宝玉就已经为之喝彩,而到了前四句,众人就全部叫好了。这首诗虽在仓促之间完成,但写尽了海棠的神韵,也倾诉了她少女的衷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黛玉的诗才的确是在众人之上的。既要限韵,又要限时,这在别人看来都是需要费些心思与工夫才能完成的,而在她看来却不以为然,最后还要像杂耍一样提笔一挥而就,颇有些恃才傲物蔑视他人的味道。无独有偶,似乎同样的情景在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我们能再次看到。黛玉刚以《咏菊》《问菊》《菊梦》三首诗在菊花诗中夺魁,一干人等在圆桌上吃螃蟹,宝玉言吃蟹亦不可无诗,于是率先作了一首。黛玉则笑言“这样的诗,要一百首也有”,宝玉以为黛玉刚作完夺魁之诗才力已尽,哪料到“黛玉听了,并不答言,也不思索,提起笔来一挥,已有了一首”,而宝玉正要喝彩,“黛玉便一把撕了,令人烧去”。由此可见,潇湘妃子才思之敏捷、才情之丰富,实在让人拍案叫绝!其诗“并非饱学之士的刻意经营,更多的是颖慧少女的一种即兴捷悟”,其文思如泉中之水般汩汩而流,其灵感如身边之物般信手拈来,无论何时都有一种胜似闲庭信步的潇洒俊逸,这样的好女子,怎能不令人为之折服!
  黛玉之美,不仅美在其诗才,还美在其诗情、诗魂上。我们且看这首哀婉悲凉、冠绝古今的《葬花吟》。黛玉葬花本身即是一幅凄美动人的画面:当一阵风吹过,花儿飘飘洒洒落了一地时,宝玉将他们抖入水中,让它们顺水而去。黛玉却觉得这样未必妥当,因为脏水会把花儿糟蹋了,不如掩埋了彻底。于是她担着花锄、拿着花帚,把花儿一点点埋葬了,让它们化为泥土。《葬花吟》第一句就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凄美的情境之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看到落红满地,或许只有黛玉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因为花儿就是她在这个世界上的代言物,花儿承载了她对美好纯洁世界的向往和对这个黑暗世界的血泪控诉。黛玉本身和花儿也有太多相似之处,都是那么美丽,都是那么柔弱,都是那么纯洁,都是那么孤苦,而她本身就是那一社会的凄风苦雨中的一片落花。因此我们说,葬花是黛玉一个人的专利,永远是她一个人的专利,花之魂即黛玉之魂,黛玉之魂即花之魂。在那“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情景下,她宁愿“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由此可见,她把自己的命运同这些落红满地的花儿的命运完全系在一起了,她宁愿和那些纯洁的花儿一起逃离这个污浊肮脏的世界。“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是她对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的现实世界的厌弃,同时也表明了她与这个现实世界斗争到底的决心,即永远不屈服于污浊现实的残酷压力,永远保持孤标傲世的洁白品格。举例说,她可以给赵姨娘含笑让座,以示礼貌,却绝不会向这个不讨人喜欢的女人示好;她可以一眼看穿凤姐的花呼哨,却学不会也不屑去学。懂事故而不弄事故,永远保持圣洁的灵魂不受世俗的玷污,这正是黛玉最可贵之处。在那个万恶的封建制度下,有几个人能保持如此纯洁的品格呢?况且她纯洁得如此完整:纯洁的性情、纯洁的理想、纯洁的心灵,还有内心深处纯洁的爱。黛玉之美正在于此:她美得纯洁、美得透明,美得不含一点杂质,美得让人感动。现实生活中鲜有人能至此境界:如山顶之泉,清澈见底;亦如周敦颐笔下之莲: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因此我们说,黛玉是美的,她美得让人不忍心去伤害,美得让人有股想要呵护的冲动。
  论及黛玉之才华美,亦不可不提及其琴艺。古人将琴棋书画样样俱全视为才女之标准,不是没有道理的。琴者,高雅之物也,涵养性情、净化心灵,非一般人可抚,必为品格高洁者所赏玩。想那山野匹夫、市井泼皮等一干须眉浊物,若拦琴于怀试图抚弄,反倒损了这雅致。《红楼梦》中究竟有几人会抚琴不得而知,因为书中并没有对其他人琴艺方面的记载,有明确记载的,唯独黛玉一人。其实遍览红楼群钗,也只有黛玉能抚得了这琴。其一,颦儿自幼聪慧过人,加之后来学过一二,自然能通晓音律;其二,颦儿品格高洁,正合琴之淡雅。黛玉不仅有其独到的诗论,亦有其独到的琴论:“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山巅水涯,再逢天地清和、风清月朗之时,焚香静坐,气血和平。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还要指法好、取音好,还要衣冠整齐、盥手焚香、体态尊重方好。”由这段琴论我们可以看出,黛玉抚琴追求的是其最高境界,即只有天、地、人各种条件悉数具备时,方可抚琴,否则不可唐突。论及知音,大观园中只有宝玉一个,而宝玉不晓音律,因此若真要抚琴,只有对着苍天大地了。黛玉抚琴与黛玉葬花一样,亦是一幅唯美的画面。试想在那“龙吟细细、凤尾森森”的潇湘馆,苍苔满地,幽凝冷翠,时而有潺潺的乐声流出,那是颦儿在对香抚琴。颦儿使手中之琴迸发活活生机,而手中之琴则使颦儿更具凄美神韵。群裾随风起舞,琴声如泣如诉,此情此景,怎一个美字了得!

质本洁来还洁去


  除了才华之美,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其性格上。从总体上说,黛玉是一个外冷内热之人,与宝钗恰好相反。宝钗是外热内冷,表面上附和应承,实际上是“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有其特有的圆滑与机敏。而黛玉表面上尖酸刻薄,言辞犀利,实际上她对她的知己,她的所爱,她所憧憬与向往的美好未来都有一份炽热的情感,而这也正是黛玉性格的美之所在。她看似阴冷的表面下其实是一片脉脉情怀,她的热情与温暖是雨夜对于闺中知己的期待,是听宝玉胡言乱语后说你欺负我的可爱,是看到落红满地时心存怜惜的多情,是虽疑人家藏奸,却被三两句掏心窝子的话械去武器的简单。她的热情与温暖,不仅表现在对宝玉的爱上,也表现在她对宝钗解除心理防线的转变上,亦表现在她与丫鬟紫娟亲如姐妹的关系上。黛玉和宝玉生气时,紫娟敢派她的不是,而且紫娟也曾给宝玉说“偏偏她又和我极好,一时一刻我们两个离不开”。及至后来我们会发现,黛玉和紫娟的确非一般的主仆关系,如同亲姐妹一般,紫娟甚至把黛玉的事情看得比自己还重要,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黛玉待人是何等热情了。这就是黛玉,光鲜璀璨似钻石,晶莹剔透若水晶,纯洁无暇若水莲,热情温暖像焰火。
    黛玉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她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她时刻都想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与枷锁,去追求美好的爱情。若栏中之兽向往茂密的森林,如笼中之鸟向往湛蓝的天空。她不仅这样想了,更重要的是她这样做了。在那样一个残害人性的封建制度下,男人们皆为名利欲望所趋使,扭曲异化;女人们要么如凤姐般伶牙利齿争权夺利,要么如李嬷嬷般老迈昏庸、勾心斗角,要么如宝钗般处处逢迎、压抑个性,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胆量和勇气的。她的要求并不高,她不要求宝玉能走仕途经济的道路,不要求做富丽堂皇的宝二奶奶。她要的,只是一分属于自己的完美无暇的爱情。从这点上看,黛玉其实就是个小女人。可就是这样一个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柔弱女子,在父母离世、寄人篱下的情景下,敢于向封建制度说不,敢于与周围的环境相抗争,永远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不受世俗之气的污染,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呵!因此,从性格上讲,她依然是美的,美得大胆,美得勇敢,美得苍劲,亦美得刚强。
  我们说,黛玉不仅是个敢于和世俗礼教抗争的女子,她还是个率真的女子,率真得自然,率真得洒脱,率真得让人感觉很真实。如果黛玉也如宝钗一样,是一个良恭俭让的大家闺秀,被封建制度压抑了情感、销蚀了个性,遵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那么整部作品就难免落入才子佳人的俗套,亦无甚新意可言了。《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塑造了这样一个女子:不仅貌若天仙、才华横溢,而且清新脱俗、与众不同。如鸡中之鹤,若泥中之宝,像马中之骏,似花中之莲。黛玉之美,就在于她是这样一个真正的女子。她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欲玩则玩,要闹即闹。任凭灵智飞翔,任凭感情燃烧。高兴的时候温柔可人,悲伤的时候泪如雨下。她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天真烂漫,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哪怕是一声叹息、一滴眼泪都是出自本性而全无心机。她可以把周瑞家的数落一顿让人拍手称快,也会戏称刘姥姥“母蝗虫”而让人忍俊不禁,还会对着落花流水独自伤感让人百般怜爱,这才是一个真性情的、最具本来面目的女孩呵!因此,我们说,黛玉是女子中的女子。宝玉心目中的女子也正是像颦儿这样美好而脆弱、温柔而易伤的灵魂,永远趋于艺术性,远离政治性。
  黛玉爱耍小性子,有人说这是黛玉性格中的瑕疵,使得她的形象并不是那么完美,其实恰恰相反,爱耍小性子表明她敢于表达自己实实在在的感情,也表明她对爱情的自私,这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有个性的女子。比如当宝玉数落宝钗时,黛玉心里幸灾乐祸,她那种狡黠的表情,我们都能想象得到。我们非但不会觉得她落井下石、面目可憎,反倒会觉得,她是如此的可爱。人云“人不因美丽而可爱,而因可爱而美丽”,而我要说,至真至纯、天下无双的颦儿,既因为美丽而可爱,更因为可爱而美丽!因此,无论是颦儿如何耍小性子,如何爱哭爱闹,都丝毫不会掩盖她灵魂的光辉,她依然是红楼女儿中最为动人的女子。

春恨秋悲皆自惹


    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其情感上。我们常说黛玉多愁善感,其实指的就是她情感的丰富。也正是因为有了情感,黛玉才更加美得动人。我们先看黛玉与宝玉之间的爱情。宝黛之间的相爱源于他们共同的对于爱情和自由的追求,尽管宝钗在这个过程中曾有意无意的干扰过,如在第二十八回中,宝玉曾痕福没得摸宝钗那“雪白一段酥臂”,并因宝钗“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的妩媚风流而发呆,但这仅仅是宝钗在不经意间激起了宝玉最原始的一股性的冲动,绝不能说明宝玉会因此而倾心于宝钗。钗黛之别在宝玉眼中即为这种“灵”“肉”之别。宝钗这种女子,是当时社会女子的典范,同时也是为封建制度所残害的牺牲品,她进了宫就像元春,沦落了就像袭人,进了中年就是王夫人,老了就是贾母。而黛玉永远是黛玉,永远是她自己,永远是最真实的自我,永远是那个爱哭爱闹、爱耍小性子、貌若西施、恃才傲物、多愁善感、美丽忧郁、纯洁无暇、一尘不染的黛玉。宝玉曾说,未出嫁的女儿是颗珠子,出嫁之后沾染上男人的气息,即使还是珠子,也没了光泽。再上点年纪,干脆就是个鱼眼睛了。其实在宝玉心中,一开始他对身边的袭人、好姐姐宝钗都是很依恋的,但是后来袭人、宝钗包括湘云等都不止一次地劝他读书治学,走仕途经济之路,将来成就一番事业,这使得宝玉从心理上渐渐与她们疏远了。他甚至指责宝钗“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这其实表达的是他对宝钗的失望。到了这时候,像袭人、宝钗一干人等虽未出嫁,未染男子气息,但灵魂已被世俗所污,作为“珠子”来讲已经没有什么光泽了。而只有那个神仙似的林妹妹,只有她,才是整个大观园中所剩的唯一的一颗明珠,而且这颗明珠不仅光泽鲜艳,而且晶莹剔透,耀眼夺目。因此,他爱的,只有这个美丽可爱的、不为世俗之气所污的林妹妹。从这点上讲,宝黛是真正的知己,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他们彼此之间的心有灵犀是大观园中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理解和感知的,这种心灵感应即是宝黛爱情的基础。
    人说恋爱中的女子是最美的,黛玉正是因为有了爱情的滋润才会美得有活力,美得有生气,美得有光泽。我们且看几处宝黛相恋的情节。如在第十九回中,黛玉曾问宝玉:“我有奇香,你有暖香没有?”宝玉不解。黛玉又笑道:“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而且说这段话之前有一个理鬓的动作。曹公以其细腻的笔法让我们领略了如此近距离的黛玉之美:闺房之内,与相爱之人聊天,以手理鬓,这该是怎样的撩人心魄?问这句话时她又会是怎样一个含情脉脉的眼神?只是一个随意的动作,一句平常的问话,恋爱中女子的娇美、羞涩,被爱情所笼罩的幸福感,均已呈现出来了。使人感觉她仿佛就在你的面前,甚至触手可及,既有些虚无缥缈又略带些人间的烟火气,她美得是如此的真实。黛玉的这种美只有恋爱中的女子才会有,像被封建制度磨平了棱角、窒息了情感的薛宝钗,遵从三从四德、坚守血泪斑斑的贞洁牌坊的李纨,她们可以称的上封建社会女子的典范,但却永远活不出真实的自我,当然她们永远都不会拥有像黛玉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瞬间。
    再看第二十回宝黛的一次吵架:“黛玉道:‘我为的是我的心。’宝玉道:‘我也为的我的心。难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林黛玉听了,一言不发,半日说道:‘你只怨人行动嗔怪了你,你再不知道你自己怄人难受。就拿今日天气比,分明今儿冷的这样,你怎么倒反把个青坎披风脱了呢?’”读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表面上言辞犀利的颦儿,实际上是如此地细心、如此地体贴入微,如此地温柔可人。在第三十二回中,黛玉正害怕宝玉和湘云“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忽闻宝玉言“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至此,黛玉在爱情上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但她还不罢休,依然拿金玉、麒麟等试探他,直到宝玉恼了,她才笑道:“你别着急,我原说错了。这有什么的,筋都暴起来,急得一脸汗。”一面说,一面禁不住近前伸手替他拭面上的汗。这段描写相当精彩,在通过试探宝玉而得到宝玉的爱情保证以后,她就更大胆了。她也是深爱着宝玉的,所以她敢于冲破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的大防,伸手替宝玉擦汗。通过这个小小的动作,我们看到了黛玉心中火一般的情感。她敢于敞开心怀地去爱,敢于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去争取应该是属于她自己的一份幸福,哪怕这种幸福虚无缥缈,没有一个他们所能控制的将来。这就是黛玉,她爱得轰轰烈烈,爱得无怨无悔,爱得真挚灼热,爱得不顾一切。在那个时代,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黛玉之美,就美在这份执著。因此我们说,沉浸于爱情之中的黛玉是美的,美得让人砰然心动,美得让人无法言表。
  黛玉之情感美不仅表现在爱情上,还表现在她对万事万物的感情上。在“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一回作者写黛玉在和宝玉共读西厢之后回潇湘馆,路上听到《牡丹亭》的词曲:“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及至后来又听到“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又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处境,“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其实类似情景在《红楼梦》中还有很多。她无论是看书、听曲、观景、作诗,都是用心去感受的,用情感去体验的。以作诗为例,为什么在红楼女儿中,她的诗作最多,成就最高?皆因其感情丰富所致。诗是她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她的诗是她的真实情愫的自然流露与宣泄,不肆雕琢,清新自然。既有“无端弄笔是何人?作践南华《庄子因》。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的戏谑,又有《杏帘在望》的轻松;既有《葬花吟》的悲凉,又有《秋窗风雨夕》的凄苦。颦儿就是这样一如既往地多愁善感,其人,其诗,其乐,其情,均美得让人不忍触碰,美得让人心疼。

红消香断有谁怜


  在分析完黛玉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之后,我们再略带分析一下黛玉之美与黛玉之悲的关系。黛玉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似乎那句哀婉凄绝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已经提前给了我们某种暗示。当看到我们可怜可爱可悲可叹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颦儿在宝玉与宝钗的新婚之夜只能以焚稿断痴情来了却自己终生的夙愿,而宝玉在婚礼之前还被蒙在鼓里全然不知真相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掩卷而泣。宝玉在新婚之前还念叨:“我有一个心,前儿已交给林妹妹了,他要过来,横竖给我带来,还放在我肚子里头。”他在等花轿时甚至还问身边的袭人:“林妹妹打园里来,为什么这么费事,还不来?”多么纯洁的孩子,人世间的任何言语此刻都不足以形容他们冰雪一样的灵魂。也就是在那个冰冷漆黑的夜里,以清泪偿还一生的颦儿香消云散了,小小的绛珠仙草就这样走完了它在人世间这段短暂而凄美的历程。她极富个性的一言一词、一颦一笑,像冬日之暖阳、春季之绿叶,在那个死气沉沉的社会里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丝鲜活的气息。凝眉深思,我们依然感动:曾经有这样一个貌若天仙,病如西施,才华横溢,聪慧过人,多愁善感,冰雪纯洁的女子,在那个禁锢得令人窒息的社会里,曾经如此真实地生活过。她美得清翠欲滴。
    总之,宝黛已经为争取自己的幸福作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仅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两个人的努力与挣扎是对抗不了强大的封建势力的。宝玉可以决定自己爱谁,却无法决定自己娶谁。他们的爱情不可避免地要走向一座阴冷的坟墓,陷阱已经有人提前设好了,这是宝黛爱情唯一的去处。宝玉最终只能落得个“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的境地。黛玉的悲剧,不仅仅是命运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被毁灭的愈美,悲剧就越深刻。《红楼梦》自问世以来,黛玉的悲剧之所以令人荡气回肠、哀而伤神,赚取了千千万万读者的眼泪,其原因就在于颦儿是这样一个美丽得让人无法言说的女子。正如某学者所言“人生悲剧的经历者林黛玉具有美,因‘真’而美,美在‘真’的基础上升华为‘崇高’等多种美,这就是悲剧形象林黛玉的审美价值之所在。”因此,我们说:黛玉之美强化、加深了黛玉之悲;黛玉之悲烘托、映衬了黛玉之美。

    总之,黛玉之美是无法言尽的。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颦儿就是这种天生丽质的美,她的美似乎成了一种标志:美得脱俗、美得稀薄,美得意犹未尽,美得无法把玩。或许只能慨叹“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了。清代西园主人则形容得妙:“林颦卿者,外家寄食,茕茕孑身,园居潇湘馆内,花处姊妹丛中,宝钗有其艳而不能得其娇,探春有其香而不能得其清,湘云有其俊而不能得其韵,宝琴有其美而不能得其幽,可卿有其媚而不能得其秀,香菱有其幽而不能得其文,凤姐有其丽而不能得其雅,洵仙草为前身,群芳所低首者也。”其言道出了黛玉不可名状之美,可谓恰到好处。人云宝玉之《芙蓉女儿诔》是为晴雯和黛玉二人共作,斯言非虚也,我深表赞同。依笔者之见,此文名则诔晴雯,实则诔黛玉也。原因如下:一则“晴为黛影”为世所公认,二则以下几句独颦儿可配:“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此乃美之最高境界,非黛玉不可赞之。李延年亦曾诗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再难得。”想必颦儿即为这样一位难得的倾国倾城之绝代佳人,她本是一位真正的仙子,秉山川之灵气,承日月之精华,以灌愁海之水为饮,以密青树之果为食,在天游离于离恨天外,在地以泪还尽了情债。天上再没有、地上再没人能重复她的美丽,她用她短暂而凄美的生命书写了她无法复制的唯一。
 

相关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