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现代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有效提升企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持续增强人才竞争的比较优势,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要务。路桥企业在顺利度过初创期后,企业组织就及时将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切实推动起来。读书活动作为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抓手,于2010年初就在企业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企业员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及理论修养书籍并撰写读书心得,不仅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对企业运作规律认识更加深刻,思想境界也得到同步提升。这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良性推动作用。几年来,企业员工撰写了大量读书心得,其中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作品,极具思想性和可读性。值此,特推出“‘阅’动路桥”读书心得系列专栏报道,陆续展示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阅’动路桥”栏目在路桥企业网站开办已有一年多了,期间展现了许许多多员工读书生活的阅读感悟,这些思想的火花不仅照亮了水电路桥人的前行之路,也吸引了来自系统内各界组织的目光。其中有认可路桥文化、认可路桥人的更多的同道中人加入到“‘阅’动路桥”的思想洪流中。我们在感谢他人关注的同时,更投以赞许和期许的目光。以下文章,作者系股份企业党委工作部处长,我们对此表示由衷感谢。
判断一个员工是否合格,可以有很多标准,但最重要的一条是敬业负责,这是一个员工是否“用心”工作的标志,其次是虚心和进取心,还有宝贵的激情。
前几日,通读了一本解读中国百强企业杰出员工工作观念,由袁文龙著作的《为你自己工作》的书,对自己的从业经历进行了剖析,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有时没有把工作升华到“为自己工作”的境界,有了不解和抱怨之气;有时没有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理解上级和基层的难处,借鉴学习上级和同行的优秀品质不够;有时没有注重细节,工作中难免粗枝大叶,却不以为然;有时没有很好关注工作的效能和效率,做了一些无用功,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在出现失误时,会为自己找些借口,难免有推脱责任之嫌,不致“自己的手被压住”,担当不够;有时不注意发挥团队的协作精神,发挥大家的才能和作用不够,为人才成长计,而今只能感到惭愧汗颜。
凡此种种,虽是对工作的点滴体会,其间是否也饱含着自我警醒?在读书和思考中,认识每深一步,自责每登层楼,眼界每宽一寸,进取每释一惑。
做人做事的学问,一辈子也学不尽。秉烛夜读,越感岁月之深重。夜阑更深,越会体味到人生之静幽。
写了这么多,还是谈一下写文章的感悟吧。为什么要说了上面这些话才说到写文章,是因为要写好文章,先要看清自己,只有看清了自己,才能写出文章的韵味和真情。
写文章是一项技术活。盖房子的有盖房子的技术,修电站的有修电站的技艺,算卦的也会有预测占卜的规律,画画的用笔也要粗疏有致,凡此种种,这里不一一表述了。就是说,写文章必须要遵循一定的架构、掌握一定的规律、注重一定的用墨轻重、提炼出一定的文心文意,只有这样,文章才会好看、好读、好用,才会使“表情达意、文以致用”落到实处。
写文章更是一件“用心”去做的活。“用心”写文章,首先要把自己投入其中,不论文章用第几人称,都要体现出“我心”之精髓和要义。
剖析自己,比如, “对工作有不解和抱怨之气”,这样写就的文章,多数是应付了事,甚至是词不达意、文心紊乱,怎么能抓住文章的题旨,反映出文章的意境呢。
比如,“没有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理解上级和基层的难处,借鉴学习不足”,就会让写就的文章脱离实际、脱离形势,把握不好上级的精神和意图,难以反馈基层的诉求,尤其是借鉴学习不足,更会让文章陷于老套和重复的境地,不知所云,加之文字生硬,让人“读得满口血”(毛泽东语)。
比如,“没有注重细节,粗枝大叶却不以为然”,就会让文章散淡无光,该亮的地方不亮,该明的地方不明,上下前后一般粗,表里内外分不清,何谈条理化和系统化,如一盘散沙堆就的荒滩。
比如,“没有很好关注工作的效能和效率,找借口,轻担当”,就会导致文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穷于拼凑,懒于思考,缺断少谋。当别人对文章中的某些环节发出质疑时,就会推脱说是采自某某人的,把责任一推了之,岂不知,文章是出自自己之手,忘了“我心”之文章的本来面目。
比如,“不注意发挥团队的协作精神,没有发挥大家的才能和智慧”,就会让文章成为一家之言、一己之说、一意孤行,忘记了工作实践中大家汇聚形成的智慧和结晶,使文章陷于孤军奋战的尴尬境地,而失去了文华才气应有的共鸣。还有很多“比如”,需要自己在写作中体会。
写诗的时候,要“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语出南朝梁o刘勰《文心雕龙o神思》),发乎我心,要让别人动容先要自己用情,体现出文字的简练和内容的厚重。
写散文的时候,要“形散神不散”(语出萧云儒在1961年5月12日《人民日报》“笔谈散文”专栏的一篇名为《形散神不散》的短文),看似闲散,但要言而由衷、万川归海、万木植根。
写报告文学的时候,要深刻把握时代和社会的特征,体现文学性、新闻性和真实性,要“带着镣铐跳好报告文学这支舞”(语出报告文学作家铁流),使作品具有深重的历史责任感,带有激流跌宕的深思和文采。
即便写总结、文件、报告和通讯,把握不好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会言不由衷,失却文章应有的美感、神韵和效力。
写好文章,看似简单但非寻常。要写好,只能始终“如履薄冰”、潜心揣摩、仔细体会。只有“用心”,才会“专心”、“细心”、“有心”,才会在平淡中写就令人称道的华章,不愧“我心”为文之经营。
结合对自己差距的认识,“用心”说了一点粗浅体会,与诸友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