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渭分明”出自《诗经》,指的正是陕西高陵县境内船张村处,泾水与渭水相汇,泾水入渭河,两河清浊不同,而形成的一种奇观:虽一河却界限明了!人们也常以此来表示来预示界限确凿,是非分明。
但即便询问高陵县当地的人,也少有真正真正能说明泾渭分明中到底是“泾清渭浊”,还是“清渭浊泾”。如果以现代汉语的解释,泾渭分明,是指“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而若站到这奇观之前观察,也会发现真相确实如此,渭河水总是呈黄色,甚至有些发黑,相较之下,泾河却似乎有着一种自然清澈的意味。“泾清渭浊”也似乎理所当然。
身为陕西人,曾经有段时间对自己身边的成语和古老的文化极为感兴趣,于是抵达张村亲自感受、查看,得出了上述的结论。
类似这样的浅尝辄止的认知在很长一段时间贯穿着我的思想,甚至偶尔还洋洋自认为见知则力行求之,是一种良好的美德。直到我读到《人生的智慧》,在书中,叔本华以一种寻求人生至理的态度,却从最简单的生活出发,不以振聋发聩的声音呐喊,而用朴实无华的言语细数,不愿牵强附会的拔高,而于人尽皆知的事实引发,其中关于我们应对人生的态度,对自己的幸福,对他人的渴望,对社会的愿望,对个性的保持,对情感的控制,无不让人信服,简单叙述中给人的震惊,正所谓读书无声,心似滚雷,而其中淡淡的悲观主义情怀,也隐隐作为一味调料,推动每一位用心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渐入佳境。
这样的作品,我不愿也没有能力去对它进行评论,通读一遍,就已经让我受益匪浅。而我也已经知道,它在影响着我的认知,和对人生的态度。在我目前的阅读看来,与其说这是一本“幸福论”的书籍,而对我的启发,更多则是“求真”的态度,它敢于剖开传统的或是常见的关于人生的观点,展示它们最真实的一面,无法去用言语表达内心受到的影响,那么我接起泾渭分明的话题来去证明。
在对比泾渭两河的数据后,与所见大相径庭,经过查索资料,我发现原来泾河年均泥沙含量高达196公斤每立方米,渭河年均泥沙含量只有27公斤每立方米,泾河的年均含砂量竟是渭河的7倍之多。事实上竟然是“泾浊渭清”,与所见大大不同!原来由于渭河流经地区土壤所含矿物成份的原因,当渭河含泥沙量达到每立方米10公斤时,水色便呈赤黄色了,就使我们对两者的清浊形成了如此巨大的误判。
身为一个陕西人,亲去实地,却依旧对这么著名的典故和景观一直处于误解中。可见即便是人们大都认同的“眼见为实”,也不一定完全可靠,若要在做人和工作中真正的做到区分是非,坚守原则,泾渭分明,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颗求真去伪的心!
首先,需要“耐”,所谓“耐”,便是耐得住!依旧以泾渭为例,古时便有学者经考察后得出“清渭浊泾”的结论,但是当时科学不举,格物者甚少,这些学者虽然得出结论,却无人认同,直到百年以后,这个真相才为人知。这些人耐着世人的不解,甚至连名字也未能留下,查阅资料,只有如“宋代记载中亦有认为‘清渭浊泾’一说”类似的寥寥数语,虽无名姓留存,却终于获得了所有人的认可。现在火的一塌糊涂,一直被用来当作经典例子举来举去的屈大夫,何尝不是为求一个“举世皆浊我独清”一直守着一个“清”甚至付出了生命。可见要获真伪,需要坚持的不仅仅是信念,还要能够忍耐人们的不解和游弋在身边的污浊,有叔本华所说的,守的住孤独,并从中追求真正的自我的能力。
坚持之后,还要有“辨”,辨即“明辨”,明,多与眼相连,人常说眼明手快,可惜眼明尚且不够,还要心明!所谓心明,就是要心如明镜,不含瑕疵,静如水,明如月,不为所动,才能在辨明真假之时,不被假象迷惑,坚定的用数据、用测量的事实来衡量“泾渭”之间的差异,孰清孰浊,不以传闻定夺,不为表象而惑,不可因亲取信,不愿以权动私,凡事过心而论,得理方定。这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工作中应有的态度,更应是作为一个愿意追求自我本性的人时时刻刻要保持的心态——时刻保持明辨是非,明查优劣,工作过心,尊重事实!
既能求真,又能明辨,之后则应是追求一个“拓”,拓意味拓宽视野,拓展思路,如果对着泾河渭水,只是感叹这惊人的奇观,却不知道追根溯源,发散思维,那么所谓泾渭分明,和太阳东升西落,月亮时圆时缺,不过是人眼中的云烟而已,看过就能忘记,但多思多想,发掘其理,得到的却远远比表面看上去的多得多。正所谓格物致知,见物深思,可以知理,而知理则需行,行又何尝不是“拓思”的一种形式?因此思所见,行所想,才能不浪费自己的历练和努力,在生活中,工作上随时的保持自己的清明,与时俱进的发展自身的判断力,时刻做到坚守本心,恪职尽责!
然而,同古时相比,随着渭河上流川地的开发,以及泾水流经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日渐严重,今时的泾渭分明,已非昔日所述,泾渭汇合,界限虽然依旧存在,但再也不是一清一浊了,只是浊的程度不同而已。希望我也能以此为戒,在人生的河流中,随时保持着自身的“清”,能够永远都追求“泾渭分明”的态度,并不断加强分辨是非的能力。
知行合一,却并不是完全的知之则行之。正如我们所知,由于个人经历的特殊,叔本华也并不是他关于人生的那些哲理的忠实践行者。而我关于《人生的智慧》所写的这篇读后感,也非围绕传统关于此书的观点言论,大道虽有三千,或许条条可通达终点,但对于任何人,并非闻一道则寻之则行之,而应反思自身,让自己当前所走的道路更加明了,揭开自己人生的雾瘴,从实事出发,温润无声,潜移默化的来提升自己的心灵。智慧,不会一朝获得,泾河渭河,或选其一而前行,抑或是路过,看过,知过,就此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