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业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2-12-06 作者:汤明 来源: 【字号:

  建筑业是人类最古老的产业。几千年来,人类一直为能在地球上有尊严地、舒适地生活而奋斗,从有记录的人类社会以来,建筑业就不自觉地承担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双重功能。综合考察人类发展的历史规律,建筑业与社会发展的相关度极高,建筑不仅仅具有功能性和艺术性,同时还背负着记录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光荣使命,是不同历史阶段社会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符号。自古以来,一个国家或城市往往通过伟大的建筑或工程来展现国家的强盛,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当今世界的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我们建筑人和上帝共同创造的。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大地上成就了众多令后人骄傲的伟大工程,不断彰显着我们的时代精神,也不断记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足迹。

  一位名人说过:“不知未来者,无以评判当下;不知世界者,无以理解中国;不知宏观者,无以处理微观;不知人性者,无以驾驭金钱”。关于宏观经济形势与施工企业转型升级的问题,首先取决于我们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和高度去思考,这决定着我们是否能找准行业所处的位置,确定发展的方向。如同植物学家研究树木,首先得从对森林的环境、气候、土壤的研究开始着手。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我们必须足够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论。同时,一个企业只能在企业家的思维空间之内成长。我认为,企业发展的优劣取决于企业家是否具备知识、见识、境界、合适的方法及坚强的意志力这五个方面的要素。当下中国社会有个奇怪的现象:满街都是才华横溢的穷人和没有文化的暴发户。仔细研究发现,这些暴发户虽无知识,却往往具备了一夜暴富的见识或找到了中国转型期的关键要素。阎锡山曾有一个观点:“土匪打不过有组织的军队,有组织的军队打不过有主义的军队。”主义,即意味着一种思想、一种理论的指导。企业也是如此,我们需要对社会或社会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评判,从而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若是一味地盲目跟从,没有自己的理念和思想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发展壮大的。哈佛大学曾做过一个人与企业的比较研究,发现:人由有形躯体、智力体和精神体三部分组成。企业也同样由资源层、制度层和文化层三个层面组成,这三个层级或三个部分都是由高到低,一级指导一级,逐步发展。从西方经济学家对企业的研究来看,其研究成果同样符合此脉络:科斯从物质层面看到了企业的本质,发现了交易成本对企业的重要性,认为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诺斯从制度层面研究了制度变迁对企业的影响;马科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则分析了信仰、文化、意识形态对经济及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下面我将从中国社会转型、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商机、建筑企业的特点、中国建筑企业发展的趋势和建筑的精神五个方面来谈我对中国建筑业的哲学思考。

  一、中国社会转型

  古人云:知风向方能调整风帆。当今中国既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转型中的国家,更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三重社会性质的叠加必然对政治、经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变成了一个不得不现代化和不得不融入世界的国家。正如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指出的那样,中国社会的转型有三大趋势:第一是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近30年来,这个转型,既大且速,但没有完成。在中国,我们常以“世界耕地的7%养活了世界人口的21%”为自豪,却很少提及它的另一面——以世界上40%的农民仅仅“养活”着世界上7%的“非农民”。今天,中国的农业人口还占总人口的80%左右,中国人9亿农民占到了全球23亿农民的近2/5,但农业产值在全国GDP中的比重却越来越低,远在工业产值之下。第二是由后君主王朝转向民主国家。简言之,就是政治现代化。1911年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二者相同的是,统治正当性的权源已从君主转到人民手中了。第三是由经学时代转向科学时代。作为经学的四书五经,是过去中国学术文化的核心;但在中国的现代大学里,自五四运动提倡科学救国以来,经学已不在大学的知识谱系中。在大学谱系中,占最显著位置的是科学。渐渐地,科学文明替代了历史文化,成本效益掩盖了人文元素,生产效率催生了专业制度,经世致用只剩下经济实用,专业知识演化为“通通不识”。中国自古就有对真善美追求的传统。五四运动以后,人们只注重对工具理性这种“真”的探索,而对作为价值理性的“善”和“美”的追求却逐渐被边缘化或异样化。这正是当下社会人们行为合法性来源断流、礼义廉耻观念淡薄、物欲之风张扬、精神层面式微的根本。工业社会近三百年所有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发明创造都是人体器官的延伸。汽车、火车、飞机的发明是人腿的延伸,扩大了人的行走范围;计算机的发明是人脑的延伸,扩大了人的记忆存储空间;机器的发明是人手的延伸,扩大了人的触及范围和体力极限;电信技术和电视的发明是眼睛和耳朵的延伸,使中国人想象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成为现实。这些技术发明使人类的欲望得到了无限制的膨胀。人类社会享受的物质财富产生于工业社会后的近三百年,而精神世界的营养却还停留在两千多年以前,至今无法超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老子、孔子等先贤所创造的精神产品。我们处在一个物质、感官高度发达而精神贫乏的时代,器官快感无限,精神空虚苦闷异常。人们都想成为名利场上的英雄,却很少有人想成为战胜自己的圣人。传统文化的资源已不能为现代社会提供足够的精神营养,与当今和谐社会相对应的精神产品却寥若星晨。这种种转变无疑预示着当下中国社会在政治体制、经济结构、社会格局、文化更新、行为及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正在孕育着巨大变化。中国正处在一个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中,变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主旋律。我们是以不变应万变,还是以变应变,抑或是以变带变是我们今天每位必须思考的问题。

  此外,成功需要成本,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社会转型中所付出的巨大成本:第一大成本,对中华民族深层而长远的生态系统的过度剥夺;第二大成本,对中国相对弱势群体、相对弱势地区、相对弱势部门和相对弱势领域的长期不公平剥夺;第三大成本,科技的不适当应用和人性中不断膨胀的恶的欲望给中国带来了诸多负面破坏。1978年起,中国经济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过渡,中国经济由运动式的命令经济到计划经济逐步转化成为现在关系经济加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特殊经济环境。同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一种功利经济,是以金钱利害计算为方法的理性选择框架,中国政府主导高端市场、中小企业主导低端市场的市场经济。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商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21世纪对世界经济影响大的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二是中国的城市化。全球将分享美国高科技成果和中国城市化的蛋糕。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曾经是西方国家发展的引擎,也是实现人类现代化必然要经过的过程。研究发现,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除了在意识形态、信仰、制度方面存在不同之外,在对社会物质资源的配置和提高生产率方面是一致的。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上来看,实现现代化重要手段之一就是依托于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从而加快整个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因此,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建设、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方面,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大有雷同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我们不难发现,在城市化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1)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但仍低于发展中新兴国家城市化率60%,离发达国家城市化率80%的水平差距更大。摩根斯坦利企业曾预测:“城市化是未来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将促进中国经济结构从外需向内需、从投资向消费、从工业向服务业的有益转变。中国将在未来30年建设30个可接纳和安置3000万农民的城市群,以完成中国9亿农民的身份转化”。据此推论,今后我国的城市化率每年将以1%至1.5%的速度递增,相当于每年要建一座上海那样的大城市来吸纳这些人口,所需要的基础投入,预计将有40万亿~45万亿即每年8000亿~9000亿元的商机在未来三十年中供大家分享。

  (2) 从世界交通结构上看,100公里以内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地铁、城市轻轨和汽车;100公里-400公里以内采用轻轨和汽车;400公里-1200公里以内采用铁路运输;1200公里以上是飞机运输。成本低但耗时的运输方式是航运和海运。通过与发达国家对比,我们发现在城市轻轨、地铁、铁路建设上也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世界上200万人口以上且机动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大多有比较成熟和完整的轨道交通系统,发达国家首都的轨道交通运量占城市公交运量的比例都在50%以上,有的高达80%,而北京仅占15%左右。

  (3)人的城市化。城市化的根本内涵是人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其核心是使农民变为市民进而转变为公民,享有现代社会人应有的权利、责任、义务。中国的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人口布局转移和重组,这将使数千年来的农耕文明和生活方式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改变。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于今年年初发布的《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显示,我国2010年的城市化率是34.1%,这个结果和国家公布的相差17.2%,涉及到两亿四千多万人。原因是,国家公布数据把没有城市户籍的人也列入算式。他们虽然生活在城镇被统计在城镇人口中,然而他们的身份认证、社会保障、现代意识、现代知识及现代技能等方面却游离在城市之外。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人的需求会产生商机,进城后的农民在生存与安全需求之外会逐步对精神产品产生需求,如何解决进城农民的市民化、公民化,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的城市化,这何尝不是我们的商机。

  三、建筑企业的特点

  研究中国的建筑企业,首先要了解建筑企业的本质属性及其产品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企业发展战略以及支撑该战略的组织结构。

  与共和国同成长的中国建筑企业,在经历了由“延安模式”、命令执行者到市场经济参与者转化的一个阵痛过程后,形成了产业结构单一、财务结构单一、现金流不稳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等特点。近年来,国际上对建筑企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上升到更高的理论层次来认识其特殊性,将这种以产品为中心的企业产品归纳为“复杂产品系统”,生产复杂产品系统的企业是“基于产品的组织”。这种认识在更准确和更普遍的意义上揭示了建筑企业的本质属性。

  (一)复杂产品系统概述

  复杂产品系统(COPS)是指单件产品价值大、知识密集、顾客定制、成本高昂,用于生产消费或服务的资本品。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低成本、大批量规模化生产的产品而言的。与大批量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不同,复杂产品系统都是由许多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的技术含量高、适用于特定客户对象的产品。而且,其子系统本身往往就是复杂、高成本的产品。
复杂产品系统区别于大批量生产的特征可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产品的价值量高。一个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价值可能也就几万、几十万元,但是复杂产品系统的价值往往是上亿元、几十亿甚至上百亿。

  第二,产品具有一次性,每件产品都不具有重复性,都会面临新的问题,生产以单件或小批量的方式进行。这不同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因此复杂产品系统生产的经济性与大批量生产不同,大批量生产的经济性来自于规模经济,生产复杂产品系统的经济性不仅来自于规模经济,还来自于重复经济。

  第三,定制成分较多,业主(用户)更多地直接参与设计、生产过程,增加了生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的风险。

  复杂产品系统的营销和生产过程与大批量生产企业有显著的不同。大规模生产企业可以首先生产出产品,然后再投向市场,而不是首先得到客户的允许再进行生产。复杂产品系统的生产企业则产品没有生产出来以前,首先要让业主确信企业有能力生产业主所需要的产品,要首先得到业主的认可,即在投标竞标成功后才能进行产品设计,然后才能进入生产过程;因此企业的品牌、资质和技术能力对于企业能否在市场上生存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二)生产复杂产品系统所面临的风险

  第一,复杂产品系统生产过程中存在着高度不确定性。

  第二,由于复杂产品系统具有一次性的特征,每次的设计生产只具有一次性,因此类似的错误可能会在其他产品的设计生产中重复出现,同类错误大多是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产品中不断地重复,由于复杂产品系统价值巨大,重复出现的错误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如何避免在不同的设计和生产中重复出现同样类型的错误,如何避免由于重复错误带来的风险或损失,是实现复杂产品系统实现重复经济的关键。

  第三,由于复杂产品系统定制成分较多,复杂产品系统的生产过程中业主会高度参与,而且生产建造往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期间外部环境会发生变化。

  (三)生产复杂产品系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及其经济效率实现方式

  建筑产品属于价值量高的复杂产品系统(COPS),建筑企业往往采用基于产品的组织结构。

  基于产品的组织的经济性主要来自重复经济(economy of repetition),重复经济就是在类似的产品中不犯同样的错误。复杂产品系统的生产具有一次性,每个产品面临的问题都不尽相同,但总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例如某些专业技术、施工方法、协调方式、产品组织方式等,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使得在企业所有产品中不重复类似的错误,就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和盈利水平。因此,如何在不同产品中进行知识分享,是在基于产品的组织中实现重复经济的关键。

  基于产品的组织的问题在于,企业的生产活动是围绕产品组织的,而每个产品都具有临时性,产品经理和产品部成员集中于面对完成产品的巨大压力,往往缺少总结保存和传播知识和教训的动因,而这些知识和经验又是知识型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另一方面,企业是长久的,企业的长期利益在于保存和传播有关知识和经验,提高所有产品的盈利能力。因此,基于产品的组织存在产品的临时性和企业的长久性之间的矛盾。要在基于产品的企业中实现重复经济,就要建立起能够利用重复经济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

  四、建筑企业的发展趋势

  1、遵循企业发展规律

  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都具有企业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如同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都具有人的共性一样。依据企业成长理论,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除了资源层中的关系资源和角色要素之外,企业在利用和优化组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追求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吸取对企业有用的资本主义精神等方面是相同的。不论什么企业,都是在为他人创造价值的同时得到回报。因此,中国建筑企业要向西方先进企业学习,学习其高效率的资源利用、先进的管理制度和融合了资本主义精神的经营理念。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市场经济的发展如同世间万物之存在,皆有其内在运行的规律。过去我们以革命和运动的方式搞经济建设,这是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的,唯有遵循客观规律的发展才能唤醒中国这头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中国建筑企业首先要遵守作为企业所必须遵守的一般的市场准则,按照世界通用的游戏规则规范自身行为,遵守各国法律法规,与世界融为一体。中国企业要像美国黑人一样彻底地融入主流社会,切忌像印第安人一样,虽处于主流社会但又不融入主流社会,只好成为被边缘化的另类。

  2、共赢的产权组合

  市场经济具有四个要素:第一,参与市场经济的人都是具有道德的、独立人格的人;第二,交易主体的产权界定是清晰的;第三,国家具有完备的法律以保证交易的公正性,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第四,市场经济中所有的交易都是自愿的。股权、产权的多元化、市场化、资本化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张文魁先生指出“大力推进以大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和企业治理商业化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是十二五期间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从目前来看,世界大型企业集团治理的关键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世界五百强企业的股东和经营者都是分开的。因此,从治理结构上看,不同所有制企业殊途同归,核心在于企业家是否具有道德和独立的人格。最好的情况是,让市场忘掉或淡化背后的所有制。

  中国建筑企业的未来走向一定是多种组合方式的混合体。第一,从所有制结构看,可以是国有、民营、外资的组合;第二,从产业链上看,可以是处于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组合;第三,从生态环境看,可以是同一产业内企业股权的合作,变竞争为合作与多赢;第四,从地域经济看,企业可以与地方政府及世界各地与中国友好的政府与城市进行全产业链的互助共赢合作;第五,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中国建筑企业可以发展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合作,也可以发展与金融、投资银行、咨询全方位联合的以资本为纽带的合作。

  3、随着我国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作为基础建设的投资主体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以BOT、BT等模式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国家在政策上也为企业高端进入基础设施行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建筑企业的经营从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移成为可能,逐步将低附加值环节转移,致力于总承包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如同自然界中的物种都有各自的生存习惯和生存方式,老虎山中行、鱼儿水中游、鸟儿天上飞、老虎吃肉,飞鸟吃虫,山羊吃草等等,每个物种都在其自身特殊的生长环境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并且,同一食物体系的物种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着不约而同的默契,以免因争夺食物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狮子白天猎食,老虎傍晚觅食,而狼则深夜出来果腹,彷如造物主提前安排的分工设定,让强者只能在自己的生态领域成为强者。企业亦是如此,我们要不断地寻找自身的生存空间,寻找我们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在产业链上按各自的能力进行精细分工,享受属于自己的财富。

  五、建筑的精神

  我们发现,自然界的动物大多具有建筑的本能,而动物所表达的建筑之美也许是人类永远学习的课题。人没有冬眠的本领,却通过自己的智慧利用洞穴建造了抵御自然界灾害的居所。人类史上的文明大多以建筑为载体,凝聚着人类的进步和智慧。仔细研究建筑史上的里程碑之作,你会发现,它们几乎构成了横贯5000年人类文明史的宏大叙事。从远古的金字塔、古罗马角斗场、万里长城到当代的三峡大坝、高速铁路及耸立云霄的摩天大厦,在这些人类为自己所构筑的空间中,几乎承载了每一个时代的全部信仰、社会情感和审美情趣。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里程碑式的建筑,它们都带着深刻的历史烙印,默默展现着漫长岁月中一切宝贵的文明精华,令人无限遐想。我们不禁会问,人们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在构造这些建筑?马克斯o韦伯曾言:“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都有一种精神支撑”。那么支撑那些伟大建筑的精神是什么?当今社会上林林总总的建筑背后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在支撑呢?有人曾总结,世界上有三种人最具职业精神:1、传教士,以完成上帝赋予的使命为天职,虔诚地希望能把上帝的恩惠传播到世上每一个角落,故而能不畏艰险到达人迹罕至的原始部落传经送道。2、武士、政治家,凭借着对土地、财富及政治利益的渴望与好奇,不畏艰险,将生命置之度外,不惜远渡重洋,积极探索世界,征服四方。3、商人,具有追求财富的天性。这使得洛克菲勒企业能在20世纪初深入中国内陆推销煤油灯;又如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几代人披荆斩棘,不惧生死,在曾川流不息,繁华辉煌的财富之路背后隐匿着多少惊心动魄、悲欢离合的故事。

  世界建筑业协会主席曾说过:“我们建筑人是在人间建造天堂,是在地球上建造比我们生命更长的建筑艺术” 。我们人类应该诗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我们选择留什么样的东西给世界,给我们的后人,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仔细观察历史遗留的经典建筑,会发现最为牢固和最能体现时代特点的建筑物大体为三类:1、皇权建筑,它是权力和财富的纪念碑,以政治的权威高压及对生命的藐视使人们不敢偷工减料。2、寺庙及宗教建筑,它是民众信仰的一处物质载体,人们在宗教精神的感召下,怀着信仰和宗教热情的激励和对神灵的敬畏,以虔诚的心态对待建筑工作。3、民家大宅,如苏州园林、乔家大院之类,主人是以一种对未来充满信心,对价值的尊重以及想为后人留一些东西的心态来建筑家族的物质遗产和精神家园。

可见,正是这些建筑所承载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追求,促使建筑者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使建筑物历久弥新。3700多年前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建筑师建屋而工程不固,若其所建房屋倒毁,房主因而致死,则此建筑师应处死;倘若房主之子因而致死,则应杀此建筑师之子;若因为泥瓦匠的原因导致围墙出现裂纹,该泥瓦匠应该用自己的银子把围墙加固。我国古人修桥时,让匠人把名字刻于石头上,以后哪块石头坏掉就把对应的匠人砍头,于是上千年来都鲜见桥梁有质量问题。反观现今,我们处在一个物质繁荣与精神焦虑共生共存的时代。人的行为往往基于三种心态:一为生存为赚钱,二为职业,三为事业。三种不同的心态产生不同的状态、不同的状态有不同的行为,不同的行为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正是第一种心态,导致中国建筑业一度成为腐败的操作平台,建筑从业者也成为腐败和形象工程的执行者。私欲的过分满足必然以牺牲公共产品的品质为代价。建筑承载着人类文明和时代精神,每一个从业者的行为和心态都能在其身上清晰显现。

  企业是道德与合约的产物,对制度和规则的尊重是道德社会产生的基础。所谓企业行为最终可以分析成为个人行为的整合,企业的产品是企业集体人格的延伸。每一个个体行为都会影响周围的一群人,进而影响一个产业。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建筑人,都应该称得上知识分子。中国古代士大夫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情怀。亚里士多德曾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过去的岁月中,多少对科学的藐视、对文化和传统的破坏、文革期间的多少荒唐“杰作”、近30年中多少摧毁本民族精美传统建筑的事件,从来不缺少有本事、有智慧的知识分子参与其中,他们是魔影的化身。他们有权力而无尊严和人格,追求政治级别和金钱利益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却越来越少。他们缺乏骨气,被利益集团的金钱压弯了脊梁,纸醉金迷迷失了他们的双眼。明末清初名士顾炎武曾言:“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今天我们知识分子理当成为知识的载体、道德的楷模和社会良知的代言人,成为用知识和思想来呵护我们这个民族的时代精英。我认为我们的建筑精神应该是:1、责任。从业心态由单纯盈利转变为对产品质量的追求,有着以产品品质赢得社会尊重的责任感;2、使命。变职业为事业,将以工程为生提升为为事业而生,使之成为我们安身立命的事业,视建筑业为上帝赋予我们今生的使命;3、境界。把追求名利的原始动力转变为在地球上留下永久建筑艺术的理想追求。建筑和城市之魂是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灵与肉的和谐是文化永恒的主题。建筑是对美的追求,而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类永远的动力。

相关新闻:
上一条
下一条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