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城市道路纵横交错,编织一张永远没有尽头的网。人们往往会惊讶于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却很少知道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以及当中的辛劳与汗水。每栋楼,每条路,无不凝聚了一方人的心血。在达州,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因为路桥集团在这里的产品汇聚于此。在这群人中,有一位年轻的工程师,他辛勤工作,在平凡普通的岗位上,坚守自己的职责,为达州的建设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他就是6766平台集团达州建设管理有限企业工程技术部的一名新分配研究生——张光锦。
脚踏实地接地气
张光锦是刚走出西南交大校门的优秀大学生,2015年毕业后开始从事建筑这行。作为一名研究生,就业选择的机会有很多,但是他认为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所以他加入了电建的大家庭,义无反顾的来到了达州,因为这里离一线现场最近。
荀子曰:“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烈日当空,张光锦在现场拿着图纸逐个核对钢筋型号和数量,检查模板支撑体系和加固措施,每天一睁眼就是钢筋模板混凝土,这一切不需太多华丽的技巧,大多数时候是简单的重复。“工作要有责任心”是他挂在嘴上、放在心里的一句话。在他看来,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除了对工作的热情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每项工作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你连自己的岗位都担当不了责任,那你还能担当什么?
为了掌握现场的施工情况,一有空余时间,他总是戴好那顶印有“中国电建路桥”的安全帽,跑到工地,一边学习工程经验一边提出自己的意见,无论烈日还是严寒。整个产品延伸几公里,他经常在产品企业车辆不够使用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徒步来回跑,尘土满面,汗流浃背中,他从一个稚嫩的青瓜蛋子变成了一个日益成熟的建筑工程师,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夜如昼,发渐稀,披星戴月不后悔。他说是建筑让他成长,给他飞翔的翅膀,而实践才是将书本与实际运用结合在一起的粘合剂。
施工是对设计的具体化,为了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他总是随身携带一本厚厚的设计图纸,不管是在办公室还是在现场,他都反复的翻看。他说只有这样,才能理解设计,指导施工。当他发现设计问题时,他总是积极的与设计单位交流,向设计方表达现场情况及我方的施工难题,争取使得施工设计与现场建设结合更加紧密。
在施工过程中,他认真留意每个施工细节,经常与一线的作业工人沟通交流,了解他们施工中的困难,努力的改进施工工艺,力求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务,编写了多个施工方案,做每一件事都认认真真,没有怨言,没有焦躁。
学习提升无歇息
张光锦在跟同事聊天的时候,曾讲了他记得的两句劝人学习的名言。一句是加菲劳的名言:“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还有一句是高尔基的名言:“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
正是这样,张光锦将前人的体会运用到自己的行动中。在完成好本职各项任务的前提下,张光锦更是争分夺秒地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来不断地扩充自己、丰富自己。董事长汤明在各种场合下时常说道,路桥的员工要做学习型的精英。张光锦就是这样的代表,他每天坚持学习新知识,自己购置各类书籍百本有余。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他不仅快速的掌握了市政工程各种类型产品的相关知识,还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在精神上追求卓越。
除此之外他还积极的向企业前辈学习公文书写、文件管理制。他说在企业运转的系统内,学习运用标准化的行文书写和文件保存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不用扬鞭自奋蹄
青年之美者,在于上进。工作上的成熟并没有让他成为一个疏于锻炼的人。他是年轻人中的“异类”。每日清晨6点半起床,跑步晨练,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他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还在企业组织的登山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虽然个子不高,但他还是产品企业篮球队的主力成员。正是在他的感染下,企业的同事们开始乐于锻炼,强健体魄,整个达州产品充满活力。
一名学生党员,张光锦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廉洁自律,接受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他时刻牢记党员廉洁自律规范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他说:“我是电建和路桥集团的一员,也是党的一员,要一辈子坚持和践行这四个坚持,早日把自己锻炼成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电建成员。”
有人问他为什么老少回家,他说身上一堆事,回家也过不安稳。也总有人问他干嘛这么拼,明明可以少干些事。他说干好一个工程,肯定需要有人更累,他愿意,他总是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张光锦就是这么一个平凡、朴实一线工程人员,他用自己的能量感染着大家。
张光锦在自己的笔记本里面,工工整整地抄录着鲁迅的一句话:“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他给自己的目标是:五年之后,必须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眼到、心到、手到、口到,能画能写,一名成熟的一线优秀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员。